阿拉尔、石河子、可克达拉|讲好兵团故事,戈壁盛开文艺花

发表时间:2024-09-28 19:45

图片

《中国艺术报》2024年9月27日第6-7版版面图

第一师阿拉尔市:
让胡杨的故事
随文艺精品传向远方


中国艺术报记者 邓立峰


“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1949年10月,英雄部队三五九旅的传承者解放军第一兵团第二军进入新疆,屯垦戍边,像胡杨树的种子,播撒在新疆的土地上。其中,在塔里木河的起源地、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三五九旅传人造起一座新城,人们开始与坚韧不拔的胡杨一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戍边英雄和各族民众共同挖渠修路、开荒造田、建设新城:这不仅是一师光辉的历史,也是当下阿拉尔城市建设的真实写照。

图片
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 姜元昆

在阿拉尔,兵团精神、胡杨精神和三五九旅精神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对于生活在阿拉尔的文艺家来说,书写兵团精神,歌颂胡杨精神,继而将胡杨的种子播撒出去,是他们自觉承担的历史责任。而在这一过程中,很多文艺家也成为了一棵胡杨,扎根在这片热土,以文艺力量浇灌兵团精神,将兵团人屯垦戍边、建设边疆的英雄故事传播开来。


写胡杨:赞颂铁血历练的兵团人


作家总喜欢歌颂胡杨,赞颂生命力的顽强。在今天,胡杨依旧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对象,但在阿拉尔,胡杨有了更为具体的形象,那就是甘于奉献的一代代兵团人。

1953年,来到这里的两万余名官兵就地转业,整编为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一师,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前一年整编的师。一代代兵团人在这片不毛之地上搭棚垒灶、风餐露宿,他们与从各地来到这里的青年一起,打造了一个生机盎然的“生态绿洲”——2002年,国务院批复设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阿拉尔市,实行“师市合一”管理体制。

“他们响应祖国建设边疆的号召,几十年默默奉献,成为边疆大地那一棵棵沉默无言又金光闪闪的胡杨。”阿拉尔市作协主席、作家卢山这样写道。

图片
2023年7月,中国曲协走进阿拉尔市十六团职工群众身边开展文艺演出合影。


这些“沉默无言”的奉献者中,有一群人非常特殊。1958年,出于屯垦戍边事业和开发塔里木的需要,塔里木大学应运而生(时名为塔里木河农业大学)。建校之初,师资短缺,响应党的号召,一大批知识青年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数十年如一日,埋头在塔大,将青春献给了教育戍边事业。

“我是一棵胡杨,在离塔克拉玛干沙漠最近的地方耸立坚强。”庆祝塔大建校60周年活动中,一台名为《我的名字叫胡杨》的文艺演出引发广泛关注。“这台节目通过诗朗诵、情景表演、歌舞等形式,诠释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的胡杨精神。”塔里木大学团委书记常海亮介绍,学校精心打造这台演出,就是为了动员全校师生践行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奋力推进兵团特点、南疆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再上新台阶。

“各族学子在课堂上孜孜以求,在实验室里夜以继日,一支支服务队在南疆‘送技术下乡’……这些动人的场景,正是我们创作这台演出直接的灵感来源。”受邀担任《我的名字叫胡杨》总导演的一级导演李少华介绍,创作团队致力于呈现塔大的光辉历史和师生们的奉献精神,“讴歌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让它永远植根于我们的心中”。《我的名字叫胡杨》有400余名演职人员参与,全部为塔大的师生。

图片

2023年10月,庆祝塔里木大学建校65周年文艺演出《我是一棵胡杨》现场。塔里木大学供图


2023年,塔大建校65周年之际,李少华再次获邀,执导《我是一棵胡杨》,呈现了一台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精彩演出。“《我是一棵胡杨》在新疆各地连演多场,反响强烈。演出之所以这么受欢迎,师生们的精彩演绎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给予人的精神鼓舞。”李少华表示。

如李少华所说,在今天,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在新疆大地上赓续、传承,对人们的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阿拉尔市,一座建筑面积达11000余平方米的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坐落在市中心,纪念馆展现了屯垦戍边的战士“一手拿镐,一手拿枪,一方维稳”的艰苦历程,记录着用铁血历练的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纪念馆展厅中经常涌入前来参观的外地游客,他们在英雄们的照片前伫立、沉吟,从文字介绍中感受那既光辉又满是艰辛的屯垦戍边故事。那一张张经过时光浸泡的老照片,也在不断地接受着参观者的感叹和崇敬。


成为胡杨:“新兵团人”在“新城”扎根


也是在兵团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数十年来,一大批青年源源不断地来到新疆,参与到屯垦戍边的工作中,他们在兵团定居,结婚生子,如一棵胡杨树,把根深深扎在这片热土之中。

“塔里木胡杨/大地内心的明亮和忧伤/使我看见了生长与死亡/一片贫瘠之地的生命/竟也如此倔强”,写下这样诗句的人叫代敦点,现为第一师阿拉尔市作协常务副主席。1994年,24岁的代敦点从老家河南,追随在团场工作的叔叔来到这里。曾打过工、收过废品,做过小生意。他一边谋生一边读书写作,后被《塔里木日报》社招聘为记者。30年来,代敦点根据自己的经历和兵团生活,在各大文学报刊发表了大量的诗歌、散文、评论作品,出版了两部作品集,并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在第一师阿拉尔市作协,不仅聚集了一批资历较深的“老作家”,还吸引了年轻作家的加入。

90后姑娘唐琳便是其一。10岁时,唐琳随母亲从四川来到新疆,在这里开始了新的生活。也是在此时,天性敏感的唐琳开始写作,将情感揉碎在文字中,从此一发不可收拾。2009年,19岁的唐琳考上了塔里木大学。

毕业后,唐琳留在了阿拉尔。“我在这里生活了很久,兵团精神一直影响着我,甚至影响了我的人生选择。大学毕业后,我先后进入一师十六团、八团工作。团场的生活让我的精神更加坚定。”唐琳介绍,后来她辞职在一师七团种水稻、开文旅公司,都与受到兵团精神的感染有很大的关系。在阿拉尔工作之余,唐琳也写了很多胡杨和塔里木河主题的诗歌、散文,她的诗歌《灵魂河畔塔里木》还在阿拉尔的诗歌大赛上获了奖。“兵团历史厚重、丰富,为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也让我们对人生、对新疆这片土地有了深入的思考。不管走多远,兵团精神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中。”唐琳说。


用文艺播撒胡杨精神的种子


在阿拉尔,用文艺讲好兵团故事,从来都是文艺家的“重头戏”,而兵团故事和兵团精神也确实滋养了阿拉尔文艺的发展。如今,阿拉尔的兵团文艺创作已形成了完备的体制机制——在阿拉尔市文联的推动下,很多艺术门类都有了专注于兵团文艺创作的工作室:除了霍玉东文学工作室,还有李巍书法工作室、李向文摄影工作室、葛云科美术工作室等。

图片
阿拉尔市文联开展“送春联送祝福 文艺进万家”活动。

作为阿拉尔市书协常务副主席,李巍一直从事书法篆刻创作。“2020年,我读到了丰收先生的《镇边将军张仲瀚》。这本书讲的是‘新疆军垦第一人’张仲瀚将军创建兵团时的艰难历程,以及他在兵团工作的故事。张仲瀚的个人魅力和奉献精神让我深受感动,阅读过程中,我几度流泪。”从那时起,李巍就有了以书法、篆刻来展现兵团发展史的想法。

李巍立马着手创作。以篆刻表达屯垦的宏大主题,他限于篆刻材料的尺寸不足,到建筑工地上选了几块红砖回家,在砖石上雕刻了张仲瀚的头像及其关于兵团建设的题词,以这两方砖刻制作成拓片,并用书法题跋。后来,他又创作了砖刻《兵团进行曲》,同样制作成拓片并题跋。这两件作品也入选了第46届世界技能大会“十大绝技”项目,并被世界技能博物馆(上海馆)收藏。

李巍一直在坚持兵团主题创作,也以他的工作室为基础团结书法篆刻同仁开展兵团文艺创作。“身处阿拉尔,我时刻都在感受着它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感受着‘老军垦’建立的伟大基业和兵团精神,这是兵团的宝贵财富。”李巍认为,兵团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你不走近它,就不会知道它的前世今生,你不了解它,就不能感受它的深沉和博大,“兵团承载的是一份特殊的责任和担当,需要我们这些文艺工作者去传承它的精神,把胡杨的种子播撒出去,讲好兵团故事”。

正是保持着这样的信念,生活在兵团的文艺家用文艺创作实践传承着兵团精神、胡杨精神和三五九旅精神,用文艺作品讲述兵团故事,“播撒胡杨种子”。阿拉尔和胡杨的故事将随一件件文艺精品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第八师石河子市:

“年轻的城”开出文艺繁花


中国艺术报记者 杨阳


“我到过许多地方/数这个城市最年轻/它是这样漂亮/令人一见倾心/不是瀚海蜃楼/不是蓬莱仙境/它的一草一木/都由血汗凝成……”曾经风靡全国的诗人艾青笔下的《年轻的城》写的即第八师石河子市。


为何说石河子是“年轻的城”?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次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兵团进驻人迹罕至的戈壁荒原,屯垦戍边,逐步勾勒出石河子这座新城。石河子建成后,文学艺术在这片土地上开始生根发芽:随着兵团的发展,群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各种专业文艺团体、机构纷纷成立;1981年石河子市文联应运而生;1984年至2024年,石河子市文联陆续成立了作协等12个文艺家协会,期间,各基层单位也成立了文联或文艺社团,共同推动着石河子文艺的繁荣发展。


屯垦戍边战士形成的军垦文化,成为这里宝贵的红色资源。现在,诗歌、书法等艺术发展业态已成为石河子的文艺名片。




艰苦岁月里开出文艺之花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屯垦戍边,兵团人在戈壁荒滩上书写了人间奇迹,也创造出独特的军垦文化。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是以新中国屯垦戍边史为陈列内容的博物馆,作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兵团精神的重要窗口,凝聚着兵团人共同的历史记忆。打了296块补丁的棉大衣、人工开垦时使用的各种工具、记录着石河子第一代兵团人爱情与婚姻的结婚贺幛……2万余件收藏品集中展示了石河子筚路蓝缕的屯垦戍边历程。


图片

第八师石河子市旧影,精彩的文艺节目为艰苦的屯垦戍边生活增添了亮色。


在博物馆的墙上有这样一组老照片,画面中杂技表演、唱歌、戏剧等文艺节目正在精彩上演,为艰苦的屯垦戍边生活增添了亮色。在那时能有如此丰富的文艺生活,要感谢“新疆军垦第一人”张仲瀚,是他提出:“一要发展生产,二要发展文化,要搞‘文化兵团’。”20世纪50年代,部队在大生产中广泛开展“兵唱兵、兵演兵、兵画兵、兵舞兵、兵写兵”的“五兵”活动。1962年,兵团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处处有歌声,月月有晚会,经常做宣传,节日有活动”的四项要求,令战士们的文艺生活极大丰富。随着兵团生产事业的发展,文化事业也日益繁荣,各种专业文艺团体、机构纷纷成立,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活跃。在博物馆内,沿着“文艺路线”继续向前走,著名诗人杨牧和中国民族音乐家王洛宾交流讨论的照片呈现在眼前,这种组合似乎让“诗歌”有了具象化的概念。再向前,《绿风》的创办始末、艾青如何来到石河子、兵团电影的发展……一幕幕往事再现,讲述了兵团文艺发展的光辉历程。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此参观,在这里了解了兵团屯垦戍边历史。记者采访当天,聊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沿着总书记足迹看兵团”实践团队来这里开展“卫国戍边兵团行”新疆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参观后,实践团成员久久感动:“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着当年军垦战士们在恶劣环境中,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用勤劳的双手和无私的奉献,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艾青撒下诗歌的种子



“新诗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讨会、绿风诗歌晚会暨八师石河子市第二届诵读大赛颁奖晚会、“艾青诗歌的新时代意义”论坛暨《年轻的城》等军垦诗鉴赏评论等活动先后扎根石河子。近日,享誉全国、中国诗歌界的盛会——“绿风诗会”在“中国诗歌之城”石河子市开幕,在为期三天的诗会期间,相关精彩活动接续举办,促进了诗人、评论家、编辑之间的交流与对话,积极探索了诗歌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此次活动由中国作协、兵团党委宣传部指导,《诗刊》社、兵团文联、八师石河子市共同主办。这是石河子市举办的第四届“绿风”诗会。


虽然“绿风诗会”才办到第四届,但是石河子与诗歌的缘分早就开始了,举办的相关活动也远不止于此。


早在1958年,农八师就发起过“一人一文,万人万诗”的文化创作活动,1960年,农八师政治部还编印散文特写集《荒原激变》。1960年,艾青接受时任国家农垦部部长王震的指示到石河子“传播文化,发展诗歌”,在石河子地区深入生活,举办讲习班,指导青年创作,培养了一大批青年诗人,同时创作了《年轻的城》《从南泥湾到莫索湾》等反映兵团的诗歌,对石河子垦区,甚至对兵团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1984年1月,现在国内重要的诗歌刊物之一《绿风》在石河子创刊,活跃于当代中国诗坛的诗人大多都在《绿风》刊发过作品,大批青年诗人由此起步,走向诗坛。石河子市文联成立后,文艺创作队伍形成,出现了文学创作的鼎盛时期,并于1983年举办第一届“绿风”诗会,15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诗评家、编辑参加诗会,把石河子的诗歌创作推向了新的高潮,随后,在1994年、1995年、2001年等年份,《绿风》诗刊还陆续召开过多次全国性的诗会,影响不断扩大。在一次次的诗歌活动推动下,石河子的诗歌氛围越来越浓烈,越来越多人喜欢上诗歌。2017年,石河子被中国诗歌学会授予“中国诗歌之城”称号。


图片

2023年9月,“中国诗歌之城”八师石河子市千人诵读活动在石河子举行。


石河子人爱诗歌、爱写诗歌也爱诵读诗歌。石河子市文联主席张志峰介绍:“石河子市文联设有专门的诗歌朗诵艺术学会,在大中小学成立的诗歌朗诵协会非常受学生欢迎,会员达上万人。石河子每个社区都有朗诵队,还有很多市民自发成立的朗诵队,总体数量多到难以统计。2023年,石河子市启动了‘诗城诵读工程’,通过组织引导和激励,团场、街道、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小学校,开展诵读展示活动300余场次,民间朗诵团体还自发组织开展各类诵读活动20余场次,共计10万余人次参加活动。2024年,‘诗城诵读工程’持续开展,尚在火热进行中。为更好地为诵读提供文本,石河子市文联还整理了‘诵读文库’,收集现代诗、唐诗及本土作家作品5000余篇,并举办‘诗歌之城·声生不息’千人诵读活动,为百姓营造浓厚的诗歌氛围。”




书法从学校抓起,打造文化新名片



若说“你的书法是体育老师教的”,在其他地方是一种吐槽,在石河子第三小学却是一种骄傲。在这所学校,校名由学生书写且每学期更换,包括体育教师在内的各科教师都参与到书法教学当中,教师用粉笔字进行每日签到并公开展示,教学楼被命名为“墨香楼”“润笔楼”等。书法元素遍布校园角角落落,就连厕所洗手池边的“节约用水”标语也是由学生书写而成。


为何学生有如此好的书法基础?为何在全国各地推进“书法进校园”都有颇多困难的情况下,这里书法氛围却能如此浓厚?在这里,从学校领导、所有学科老师,到各年级学生,人人都写书法。没有书法专业老师,学校就从校外请专业人员为全校老师每周进行一次书法培训课,老师再每周给学生上书法课。除书法课上进行系统的书法学习,学生还要每天进行20分钟“微书法课”,持之以恒进行训练。


图片
“文化润疆·书法进校园”项目试点单位石河子第三小学书法教学现场。


让人欣喜的是,从2022年开始,石河子第三小学已被选为兵团文联与兵团书协“文化润疆·书法进校园”项目试点单位,兵团文联、兵团书协与石河子第三小学签订了书法支持合作协议全面支持其书法教学开展。兵团书协主席孙朝军介绍:“协议包含,邀请中国书协著名书法家进校园开展培训,每月组织一次兵团书法名家进校园授课培训,聘请兵团、师市书协会员兼任学校书法教师等项目,以提升师生书法水平、推动书法教学活动深入开展。”在今年7月,中国书协副主席潘善助一行即来到了这里,开展了以《书法与传统文化》为题的讲座,并对五年级同学的书写进行了现场指导。


解决了师资问题,书法教材亦是学校开展书法课的难题之一,而石河子第三小学教师结合书法学习要点和各年级学生学习情况,自行研发了一套书法教材。通过自身灵活探索和各方大力支持,石河子第三小学实现了书法教学“学有所教,习有所依”。


图片
共和国军垦第一城——石河子礼赞(剪纸) 长卷局部 付新尧


回首望,石河子文艺精品层出不穷,文艺惠民活动竞相开展,美术、摄影、书法等各项展览相继举办,文艺人才稳步成长……石河子文艺已从艾青撒下的诗歌种子开成了文艺繁花烂漫。


第四师可克达拉市:

唱响新时代的“东方小夜曲”


中国艺术报记者 陈雨禾


“等到千里雪消融,等到草原上送来春风,可克达拉改变了模样,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


这是1959年拍摄的彩色纪录片《绿色的原野》中的插曲《草原之夜》,其中的“可克达拉”就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建市于2015年,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她的名字却已经在歌声中回响了半个多世纪。这里,是歌曲《草原之夜》与《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的诞生之地,凝聚着军垦人的热血与青春,书写着属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的传奇。

图片

彩虹映衬稻田画 李冠新


秋风吹过,带来阵阵稻花清香,六十八团稻田已经为庆祝兵团成立七十周年换上了新的一望无际的稻田画。走进新时代,位于祖国边陲的可克达拉,在实践中打造新的文化名片。




边境线上的歌声



音乐,是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的文化特色之一,师市23首团(厂)歌始终吟唱着兵团精神。乔老克哨所门口,镌刻着六十三团团歌《沙林人》。如今唱响《沙林人》的,是坚守在哨所的朱国利、王利夫妇。“我父亲他们来建设团场时,这里是非常荒的沙漠,慢慢绿化植树才像今天这样,沙林人就是在沙漠里种出林带的人。”朱国利介绍。“这首歌这么多年,就像红柳一样,扎根在边境线上,也是对我们的一个真实写照。”王利说。


六十三团地处图开沙漠腹地,有着“沙漠明珠”的美誉,与中哈界河——霍尔果斯河相邻。初来时,朱国利、王利夫妇住的是地窝子,在艰苦的条件下守护边境线。“每天早上看日出,走在半路上太阳才开始升起。”跟着羊群完成巡逻的任务,朱国利说自己每天都要走20多公里路。


守边护边的30多年里,朱国利夫妇累计巡边50余万公里,相当于从六十三团到北京往返近70趟。


“面对蜿蜒的界河,背靠伟大的祖国,我们种地就是站岗,我们放牧就是巡逻,要问军垦战士想的是什么,祖国的繁荣昌盛就是我最大的欢乐。”哨所的墙壁上,悬挂着兵团四师的师歌、六十二团的团歌《军垦战士的心愿》的歌词,这正是对以朱国利、王利夫妇为代表的全体护边员和四师各族职工群众几十年如一日忠诚奉献、维稳戍边的真实写照和深情表达。


2012年,乔老克哨所被兵团确定为“屯垦戍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及兵团文联、可克达拉文联也多次组织艺术家来此采风创作,朱国利、王利夫妇的故事,正在激励着更多人。




让剪纸与书法“落地生根”



对于可克达拉第一小学的学生们来说,书法与剪纸是丰富的校园生活的一部分。校园中有一间特别的“剪纸教室”,剪纸图案有低年级学生创作的四连人物,也有老师们为奥运会创作的专题作品。书法教室则配备了智能练习系统,让学生们可以通过全新的方式进行练习。


“把剪纸融到美术当中”,可克达拉民协秘书长、可克达拉一小美术教师石艳飞这样介绍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日常的教学当中,石艳飞采用“一剪刀剪出一只蝴蝶”这样的“魔术”形式,激发低年级的学生对于剪纸的兴趣,从而由简入难学习剪纸。学习的过程当中也会遇到“瓶颈期”,石艳飞会通过举行剪纸作品展等活动,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就感,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师市文联的艺术家与其他学校的老师也经常来进行授课与交流活动。


图片

“纸上生花·绘剪时光”文艺惠民活动现场。孙甜甜 摄


“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非常高,尽管一二年级的学生可能写得没有那么扎实,但有兴趣这一点就已经非常好了。”书法教师孙智山说,五六年级学生的作品可以参加展览,这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学校通过社团课、课后托管等时间段开展书法教育,老师也会有每月一次的书法大教研,书法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文联艺术品牌活动之一,“书法篆刻进校园”已在四师第一中学坚持了十多年。今年,兵团“小胡杨美育工程”落地一中,兵地书法家走进可克达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并创作。此外,文学创作、《诗刊》名家授课、诵读、诗会、美术剪纸写生等艺术活动也在不断丰富着校园文化生活。


如今,学生们的剪纸作品成为了帆布袋、抱枕等文创产品上的图案,学校走廊当中的特色装饰来源于学生们的书法作品。第四师文联与学校的共同努力,让学生们从艺术中感受到美与力量。




用文艺塑造城市新面貌



校园之外,文艺的种子在可克达拉生根发芽。近年来,在师市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兵团文联的指导下,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加快推进文联深化改革,通过给机构、给编制、给队伍、给政策、给经费、给阵地等方式,有效加强文联组织建设,打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为文艺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四师可克达拉市文联主席刘灿霞介绍,在兵团文联的指导下,可克达拉市承办国家级、兵团级大型活动的能力显著提升。近年来多场国家级的文艺活动、展览落户可克达拉。2022年,中国作协“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挂牌暨“国之大者·新时代新兵团”采风创作活动在这里举行,可克达拉成为全国第四个、边疆第一家文学实践点。2023年11月,2023“中国书法·年展”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在可克达拉市举行, 299件展出的作品厚古承今,形式、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呈现出书法篆刻发展的新时代审美要求。2024年,举行“绘剪时光润新城”师市全国剪纸精品巡展,共有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以及师市本土的114位艺术家的145幅剪纸艺术精品展出。这也是第四师文联积极对接外省优秀文艺资源,让更多优秀的艺术家走进可克达拉的有效实践。“我们邀请陕西渭南全国剪纸精品巡展来到可克达拉,就是希望通过培训指导、展览展赛等形式,为本土的剪纸艺术家带来创作水平上的提升。”刘灿霞说。来自渭南的工艺美术师曹静曾经在可克达拉学习生活,可克达拉文联邀请其走进可克达拉一小、六十九团中学与社区,参与面向学生、居民的艺术传承和普及教育活动。


流经可克达拉的伊犁河,是这座城市的母亲河。河边的文化长廊中,展示着摄影家们镜头中的可克达拉。河畔坐落着可克达拉的文化地标之一——滨河书吧。书吧为仿古中式风格,有各类藏书1万余册,是供市民阅读、自习的空间,也是中国作协“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的所在地。2022年,徐剑、老藤、徐则臣、任林举、张者、安宁、邰筐、雍措等作家,与兵团作家一起深入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各处采风,倾情创作了一批精品佳作。


图片

可克达拉之恋·四师可克达拉市本土作家作品诵读会。李娟 摄


可克达拉文联注重开展青年创作者培育工作,近年来,持续开展精品文艺激励扶持工作,文润师市·绿洲笔会暨可克达拉文学创作改稿会、“新时代兵团文学攀登计划”文学周暨兵团第九届青创会采风活动先后在此举办。书籍《诗意可克达拉》《可克达拉文丛》,诗歌集《山那边的风景》《兵团之恋》,散文集《且听风吟》《一碗乡愁》先后出版。一大批书法篆刻、美术摄影、音乐朗诵等艺术成果在省级以上入展入选、刊发、演出。可克达拉文艺人才不断成长,文艺创作热情高涨。




打造可克达拉文化名片



在多方共同的努力下,第四师文联围绕地域传统文化资源,培育形成了一批有规模、有影响的品牌项目。三年来,组织各门类文艺家走边防、下团场、进企业,深入一线,策划开展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创作采风、“巧手心向党”剪纸会、“再唱草原之夜”青歌赛、“金秋颂党恩盛会写华章”诗歌朗诵会以及摄影展、书画展、创研会等活动50余场次,为青年文艺工作者提供交流与展示的平台。同时,当地积极开展“送万福进万家下基层”公益活动、组织“到人民中去”文艺志愿服务、巡回演出、名家音乐培训、线上艺术辅导、公益讲座等30余场次,累计书赠春联喜福剪纸窗花等2万余件,为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更多选择,让文艺真正润泽人民群众。


图片

中国文联2023年文艺名家宣讲活动走进可克达拉。王新平 摄

“我们希望通过各级文联、各文艺家协会及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以精良的文艺创作和多彩的艺术活动,不断丰厚城市文化内涵,在主题创作、文艺惠民、志愿服务、展览展赛展演中推动本土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实践创作,活跃艺术生活,提升创作能力。”刘灿霞说。谈及未来,她表示第四师可克达拉市文联还将在展览展赛、精品文艺创作宣推、文艺人才培养、推进文艺交流交往、丰富文艺惠民志愿服务、强化文联组织建设等方面精准发力、持续用力,以主题文艺创作赋能,为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建设先进文化示范区,高质量推进师市现代化建设贡献文艺力量。


歌曲《草原之夜》已经唱了六十多年,如今的可克达拉真正改变了模样,第四师文联通过积极实践,书写可克达拉文艺的新篇章,也正在为可克达拉打造一张属于新时代的文化名片。


来源:中国艺术报

审核|梁薇

编辑|史雅萍




| 相关机构
人民网                       中国美术家协会                    北大文化书法网                     北京正德书画院                    环球文化网                     作家网
光明网                       中国书法家协会                    中国美术大观网                     中国艺术收藏网                    贸讯网
人民艺术微信公众号
联系电话:13161866060